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决策部署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特殊教育教科研先导作用,提升特殊教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5月15日,由通辽市教育教研室主办、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第二届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课例展示暨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市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柏树,副主任李红花、王志敏,市特校校长付存刚,各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学校教研主任,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决策部署及《“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精神,进一步发挥特殊教育教科研先导作用,提升特殊教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5月15日,由通辽市教育教研室主办、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第二届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课例展示暨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市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柏树,副主任李红花、王志敏,市特校校长付存刚,各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学校教研主任,一线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集体备课 凝聚智慧结晶

我校各备课组积极参与线上备课
此次教研活动历时一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特殊教育培智课程中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及生活适应三门学科的六节课例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伊始,学校迅速成立三个备课组,除我校参与讲课的生活适应学科外,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针对六节教学内容进行线上和线下集体备课。5月8日和10日,六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分别在“云端”进行了两次集体备课,大家发挥集体智慧,纷纷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作课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更完美地进行课堂展示。
精品课例展风采 教研互动促成长

5月15日上午,课例展示在我校如期举行。六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大家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突出以生为本,设计展示了精彩纷呈的教学活动,在新课标的基础上,通过多感官教学、趣味性游戏、多样化评价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给听课领导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利用大课间休息的时间,市教研室领导和各校校长在付存刚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大课间活动和校园建设,大家边参观边畅所欲言,互通有无。


学校听障和启智职业高中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与会人员精心准备了茶点,大家纷纷为同学们的心意和技能点赞,同学们也倍受鼓舞!
梳理研讨 提升教学质量

专家评课
课例展示结束后,各学科分组进行了说课评课。六位作课教师针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运用“八说”展开了现场说课。各学科组专家分别对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三个学科的授课情况进行深入点评并作专题讲座。既肯定了四位老师的教学优点,也提出了细致的提升方向,与会教师均表示获益良多。

下午的总结交流大会由市教研室副主任李红花主持,六所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针对教研教学及学校发展展开了交流分享。我校校长付存刚作了题为《校本教研提升教学综合素质 研学相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交流发言,系统阐述了我校近年来狠抓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累的经验、取得的成效。

各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作交流探讨

为作课教师颁发证书

为评课专家颁发证书
市教研室副主任李红花作综合点评。她对六位作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精准评价,针对“课例展示暨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后,如何总结经验、如何开展好接下来的教育教研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最后,市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柏树作总结讲话。王主任在肯定本次活动成绩和效果的同时,对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要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认识特殊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要采取有效措施,为残疾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做好服务;要开展深度调研,努力提升特殊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此次全市特殊教育学校课例展示暨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以课促研,以研促思,为全市特殊教育教师搭建了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和展示风采的平台。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耕教学,扎实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为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终审:吕金雁
初审:宋日红
供稿:穆 丹
摄影:赵宁 刘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