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School Profile

学校简介

       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76年,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是一所面向内蒙古东部地区招收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三类残疾学生的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945平方米,教学楼及综合楼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21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占65%。


       学校现设有五部一中心,即:视障部、听障部、培智部、聋儿语训部、职业教育部、内蒙古东部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集教学、康复、职业教育、学前聋儿语训、特教师资培训为一体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所特殊教育骨干学校,被称为内蒙古东部区特殊教育龙头。

       学校秉承“有教无类,有爱无碍”的办学宗旨,以“让每个特殊学生都得到适合的发展”为培养目标,积极营造一个融合、健康、尊重、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回归社会成为适应社会的的公民为归宿点,积极与普通小学、幼儿园联系,开展融合教育,让每一名特殊学生都能够有尊严的生活,彰显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


       近几来,学校呈跨越式前进,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骨干作用,科学对各类障碍学生进行评估、安置,形成以进入特校课堂学习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格局,落实了“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落脚点,以“发挥潜能,全面发展”为原则,采取普通课程和特殊课程相结合, 统一课程和个别化课程相结合授课模式进行教学,积极探索适宜各类障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达到了开发潜能,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我校毕业学生张磊、秦岭、包小妹、王一楠等同学分别被天津理工大学、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录取。王向东任通辽市聋人协会主席、中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郑黎明任通辽市聋人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协会委员,高玉晨、穆国庆、于金洋分别任科区、科左后旗、库伦旗等地聋人协会主席等职务。(五楼展板)


       学校积极开展版画、舞蹈、编织、美工、书法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版画、编织、美工书法照片)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成长,开办缝纫、美发、烹饪专业,建立多个实训基地。(缝纫、面点、实习基地照片),鲜明的教学特色与卓有成效的教育成果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被评为通辽市文明单位标兵,自治区特教先进单位,自治区平安校园,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学校宿舍管理荣获通辽市教育局首批“示范性宿舍”荣誉称号。学校食堂同时荣获通辽市教育局首批“示范性食堂”荣誉称号,在历年动态卫生等级检查均为A级食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提升。

       无声师爱,培育出一批批残而有为的有用人才。聋生曹志硕同学荣获通辽市“感动校园人物”称号。智障学生白雪静,在美国举办的世界第九届残奥会中,获得雪鞋走项目的金牌。在全国及自治区各类残疾人运动会中,我校学生的成绩均名列前茅,获得了各种比赛的奖杯、奖牌、证书。

       学校聋人艺术团,编排的节目多次参加各种大型比赛和演出,均获得各项荣誉和好评。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妙手生花》获艺术表演类中学甲组二等奖;同时荣获自治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小品《照镜子》荣获自治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参加通辽市中小学文艺比赛,获特别奖。学生的少儿纸质版画和石膏水印版画作品先后在多次比赛中获得佳绩:曹志硕同学的版画作品《按摩》、梦梦同学的版画作品《武旦》同时入选第五届东海.全国少儿版画双年展;梦梦的书画作品《京剧表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书画大赛幼儿组一等奖;包家豪作品《蒙古族》、曹志硕作品《自行车比赛》分获本次书画大赛儿童组二等奖。马吏、钟巍、史宇飞老师分别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学校还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及整体素质。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依托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成长。选派教师赴南京、济南、上海等地学习,与北京市启喑实验学校、天津聋人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签订共建姊妹校协议,开展了观摩、听评课、交流等活动。

雄鹰展翅飞,扶摇九万里。在这里,

       用慈爱的双手,托起折翅的雏鹰,用坚强的臂膀,撑起纯真的梦想,让孤寂的心灵不再受伤,让暗淡的天宇洒满阳光,让沟通的障碍不再肆虐,让平等教育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