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学习身边榜样|师泽如光 虽微致远——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郭秀芳个人事迹
来源: | 作者: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 | 发布时间: 2024-03-28 | 89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实际深化“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工作方法,引导全校上下把常态化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作为推动干事创业的有效载体,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本期榜样人物: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郭秀芳。』



  郭秀芳,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2008年5月到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至今,一直担任启喑部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教16年,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师德表现上堪为师生表率。



投身特教事业,用行动诠释“爱”的真谛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郭秀芳对待学生坚持用“四心”开展教育工作:爱心——真心实意地去爱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细心——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耐心——达到不厌其烦的程度和反复做思想工作的心理准备;恒心——对“潜能生”的帮助转化工作要做到坚持到底,不见成效绝不罢休。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把特教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这样的老师学生开心,家长称心,学校放心。



  郭秀芳担任新一年级班主任时,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和生活,每天晚饭后,她都把住宿生带到教室里,把洗好的水果分给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画画、讲故事。郭秀芳还会在每年组织四季活动,让学生珍惜时光,热爱大自然:春天组织春游野餐;夏天给学生买西瓜品尝夏天的味道;秋天开展一叶知秋活动,来品尝秋的收获;冬天包饺子、打雪仗。孩子们不善表达,但总是把舍不得喝的牛奶、舍不得吃的鸡蛋、糖果悄悄地放在郭老师的桌上,把亲手画的画送给郭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郭老师的爱。其实,与其“言传”不如“身教”,郭秀芳正是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爱”。


立德树人,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年来,她坚信“有爱无碍、有教无类”,坚持用一颗爱心,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甜美的幸福。她不但重视聋生的智育,更重视孩子们的德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鼓励他们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自尊、自信、自强,要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她所带班级学生乐观好学、积极向上,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探索特教改革方法,做教书育人楷模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她总是坚持这样一种观念:特教学校没有“差生”,她细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用不同的方式肯定这些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使学生健康成长。她在课堂上,采用分类教学,注重个别辅导,积极探索“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老教师,郭秀芳充分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组内新教师多,她不辞辛苦,精心辅导,从备课到讲课,从课堂教学艺术到班级管理,从写教案到作业批改,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让这些年轻教师们都能快速地成长起来。



提高科研能力,做特教改革的先行者


  在落实国家特殊教育发展纲要“一生一案”过程中,郭秀芳积极探索努力研究,边学边做。每个学期初,她都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搜集学生的基础材料,为每一名学生进行了学习能力评估,形成了学生教育诊断书。率先实施个别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非常注重学生的行为管理,努力学习《特殊儿童行为管理的研究》,确定研究对象,界定问题行为,观察记录,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冲动等问题行为,采用强化、消退、代币等方法进行个案跟踪与矫正。




  郭秀芳格外珍惜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先后多次到北京、上海、天津、兰州等地参加培训学习,听名家课堂教学,开阔眼界,武装头脑。她多次参与自治区课题研究、市教育局课题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先后被评为通辽市优秀教学能手、通辽市优秀教师、通辽市教育局“五四”青年标兵、校级数学学科教学能手、校级优秀教师。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于教师而言,教育,是一场温柔与爱的交织,郭秀芳始终带着对特殊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残缺的花朵;用实际的行动,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用高度的责任心,赋予学生内心的坚强。教育之路,山高路长,郭秀芳老师将继续躬耕于三尺讲台,用爱书写教育人生。


供稿:钟文倩


初审:王海艳


复审:薛凤珍


终审:吕金雁